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35 次阅读)
从严查违规广告到严惩违规补课,暑期培训提醒:这些红线不可越!​
(发表日期:2025-07-22)



 

每逢暑期,培训市场随之升温。7月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坚决遏制节假日上课补课、提前开学、延迟放假等屡禁不止、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也就是说,所有在假期开展的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都是违规的。但从现实看,还存在虚假宣传、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部分家长明知这些培训违规,仍趋之若鹜。为“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现选取一批近期曝光的典型案例,提醒各地教育培训机构切实落实“双减”精神,家校社携手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一、警惕!这些广告用语可能违规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公布五起教育培训广告违法典型案例,暴露出个别机构在暑期招生中存在虚假宣传、夸大效果、使用绝对化措辞、承诺“保过”等严重违法行为,例如:
北京原xx优科技有限公司以“年级前10名 6名原点1对1 ”等不实内容吸引家长,实为虚假广告;
北京应xx联科技有限公司宣称“证书齐全”“优质师资”,但内容失实;
东xx源(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公众号中宣传“联考过关率100%”“保过协议”,违反不得作出保证性承诺的规定;
北京大x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网络宣传中使用学员“武警已上岸”“空军已考过”等内容作为推荐和证明,属违法行为;
北京明xx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则以“全网最低价”“一次考试轻松拿双证”等绝对化用语、保证性承诺误导消费者。
以上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规定,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我们特别提醒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始终坚持合法合规宣传,杜绝虚假承诺、夸大宣传;不得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进行广告背书;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同时严格遵守“不对中小学(含幼儿园)发布培训广告”的政策红线。
二、在职教师暑假违规补课受严惩,严重者被吊销资格
近期,各地教育部门通过 “日查 + 夜查”“联检 + 抽检” 等创新手段,已查处多起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浙江温州泰x中学被举报强制组织高一、高二学生暑期补课,时间达近3周;浙江宁波余姚高x中学被举报占用学生假期违规补课,每人每天收取200元费用;湖南衡阳祁xx勇高级中学家长曝光学校以“提前开学”为由强制高三学生补课,甚至每人收取1000元补课费用。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教育系统“雷霆行动”持续升级,自年初以来,河北、江苏、河南、四川等地多所知名学校因违规补课被点名批评、取消荣誉、学校负责人被免职等。七月起,各地陆续加码违规整治行动:河南漯河发布“史上最严补课令”,明确在职教师若违规补课,将面临吊销教师资格证、开除公职的处罚。吉林长春、吉林四平、辽宁鞍山、辽宁沈阳等地也陆续通报在职教师违规补课处分案例:
伊通县满族初级中学教师程某参与违规补课,违反《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伊通县教育局给予程某降低岗位等级处分;调离班主任岗位两年;调离数学学科岗位两年;
双辽市柳条乡中学教师王某参与违规补课,违反《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双辽市教育局给予王某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处分期内不再担任班主任;取消教育教学类荣誉称号;
伊通县实验中学教师陈某参与违规补课,违反《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伊通县教育局给予陈某降低岗位等级处分;调离班主任岗位两年;调离英语学科岗位两年;
四平市第三中学校教师姜某参与违规补课,违反《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铁东区教育局给予姜某党内警告处分;调离教学岗位;本年度考核档次为不合格;取消当年十三月奖励工资;处分期内取消评奖评优等方面资格;取消教育教学类荣誉称号。
许昌多县市近期查处多家违规培训机构,个别“无证”机构违规开展培训,一些托管机构、自习室、个人培训点依旧违规讲授学科内容,存在“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行为,被要求退还费用、除以罚款、责令整改和依法取缔。
这一系列案例释放出强烈信号:假期补课和隐形变异不是“灰色地带”,而是明令禁止的“高压线”,任何形式的变相补课和学科类变异培训都将受到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行为会得到应有问责,而打着“夏令营”“暑期托管”名义实行学科补习与应试培优的投机行为也逐渐被精准识别、依规整治。
三、协同守护假期:抵制教育焦虑,共筑健康生态
最近就有一项关于暑假安排的问卷调查显示,42%的家长给孩子报了3个兴趣班以上。在“假期弯道超车”“不补课就掉队”等宣传话术诱导下,不少家长在焦虑中盲目报班,非但未能有效提升孩子能力,反而加重其假期负担,违背“双减”初衷。
监管部门多次提醒,家长在选择培训服务时应保持理性,查验机构资质、识别违规内容,不可盲目追捧“保过承诺”“金牌师资”“脑力开发”等概念。同时,也呼吁广大中小学校恪守教育初心,不因成绩焦虑内卷加剧,更不得占用学生假期时间组织任何形式的文化课补习。教师群体要坚守职业操守,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有偿补课或变相教学。培训机构要依法依规开展业务,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开展学科类培训,更不得以托管、兴趣班等名义违规开展应试辅导。
 
(来源:中国培训教育  / 简妮  选编)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