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发表日期:2018-05-28)
5月23日下午,高桥镇社区学校与高桥镇志愿者协会联合,在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多功能演播室,举办了一堂主题为“关于洗涤的历史和背后的科学知识”的讲座。高桥镇社区学校特邀资深科普作者、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卢昱博士担任主讲。
卢博士从肥皂的起源、历史和去污原理等方面,深入简出地向同学们讲解了有关洗涤的知识。通过讲解,同学们了解到了草木灰为什么能吸污,油脂的结合能制作出土肥皂,制皂的原理是油脂+碱后产生皂化反应。卢博士表示,肥皂分子的结构分成带电荷呈极性的COO-(亲水部位)和非极性的碳链(亲油部位)。当肥皂分子进入水中时,具有极性的亲水部位,会破坏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使水分子平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肤表面。肥皂的亲油部位,深入油污,而亲水部位溶于水中,此结合物经搅动后形成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满肥皂的亲水部位,而不会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过程(又称乳化)重复多次,则所有油污均会变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于水中,可被轻易地冲洗干净。
最后,同学们在卢博士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精美的形态各异的手工肥皂,大家边看边问边操作,互相探秘,在娱乐中悟出科学原理,亲身体验了科普的神奇与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桥社区学校供稿 选编:子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