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该作者发布的所有文章
作者 匿名用户 2011-12-08 (1144 次阅读)

为上海优势农业发展区打下人才储备  金山培养“百千万”新型农民

(本站转发日期:2011-12-8

上午赶回金山签合同,下午又驱车回到上海海洋大学军工路校区,继续参加以“农产品营销”为主题的培训——这些天,金山敏蓝蓝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敏又重新到高校 “回炉”。和她一起的首批20多名学员,都是金山区“百千万”新型农民培养工程的重点对象。

林业大学毕业的陆敏,办了十多年园林绿化公司。2009年初,她又成立专业合作社,在上海率先引进国外优良蓝莓品种,租地120亩试种。“试种成功了,但合作社还是面临许多新情况。”陆敏说,缺乏技术、管理和营销知识,像如何保鲜、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扩大销售等,都是合作社新的考验。

金山区农委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像“敏蓝”这样的专业合作社已达466家,年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30%左右。困扰“敏蓝”的“三缺”,在其他合作社中也具有一定代表性。“市场营销、农产品储运、产业链延伸、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不足,已成为金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区农委负责人表示。

“十二五”期间,金山规划将建成上海优势农业发展区,打造长三角特色农业板块,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此,金山“十二五”期间启动“百千万”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培养百名杰出青年农民,培育千名新型专业农民,培训万名现代农业产业工人。“对合作社负责人将重点进行农业发展新技术、农业企业运作、农产品营销及政策法规培训。”区农校校长蒋雪君介绍。

进课堂补养分,让合作社尝到了甜头。办了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廊下镇青年农民夏洁明告诉记者,种植食用菌要先对培养料进行处理,堆料、翻料等工序总共要20多天。以前,3次翻料都由人工操作。合作社年种植10万平方尺蘑菇,仅人工成本就达16万元。学习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后,夏洁明对菇农进行技术培训并改用挖机进行翻料操作,一台挖机一天仅需1个人工,却能相当于10个劳动力的工作量。种植1万平方尺蘑菇的平均用工量一下子降到了130140工。“合作社年产蘑菇100多吨,去年利润达80多万元。”夏洁明说,“今年产量将增加10%左右,利润也有望增加。”

经过这些天培训,陆敏也正酝酿着新的销售计划:时机成熟时成立专门销售公司,并发展电子商务平台。

                           (来源:《解放日报》    选编:斯原)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