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年教师的茁壮成长,恰似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是学校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更是承载着学校未来的无限希望。一所学校若要长盛不衰,必然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的薪火相传。
为传承学校优良的教风学风,充分发挥优秀老教师“领头雁”的引领作用,让教育智慧如潺潺溪流般绵延不绝,上海开放大学浦东南校精心策划并持续开展了“传帮带”系列活动。学校期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搭建起一座连接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桥梁,让经验与智慧在交流中传承,让热情与创新在碰撞中绽放。
千磨万击节犹劲 趁晓逐光自奋舟
10月16日下午,上海开放大学浦东南校“传帮带”系列活动第二期举行。本期活动,学校特别邀请理工专业组组长邱育红老师为大家带来“千磨万击节犹劲 趁晓逐光自奋舟”的主题活动,倪美华书记、全体青年教师参加。活动围绕教师成长、教育情怀与个人认知展开,现场互动频繁、氛围热烈。
邱育红老师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开篇,借郑板桥《竹石》诗中竹子的坚韧形象,引出教师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锤炼。她指出,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托举”——来自家庭、同事、领导与社会各方的支持,并鼓励青年教师常怀感恩之心,珍惜成长中的每一次锻炼机会。在互动环节中,邱老师通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等富有思辨性的问题,引导教师们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与教师的角色。她强调,教师应具备“内驱力、学习力、成长力、再生力”四个“力”,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专业与精神的“新生”。邱老师还结合霍英东家族破冰北极航道的家国故事、文天祥与辛弃疾的爱国诗篇,以及林毅夫、俞敏洪等当代人物的认知理念,强调教师应具备“大情怀”。教师不仅要爱岗敬业,更要心怀家国,将爱国情怀融入教育教学,影响和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
活动最后,倪美华书记作总结讲话。她说,邱育红老师是学校理工专业组的组长,就像南校所有老教师一样,是一颗温暖又明亮的星星,在开放教育的天空里默默散发着光和热。她更像是一本五彩缤纷的书,里面藏着好多好多关于教育的经验和人生的智慧,等着青年教师去发现、去学习!
真心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里,大家都能带着一颗好奇又真诚的心,去靠近这一本本“宝藏之书”,轻轻翻开它,然后慢慢读、细细品,让书里的知识和温暖,陪伴大家在开放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来源:上海开放大学浦东南校 / 简妮 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