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障碍,暑假期间浦东新区洋泾社区学校动员各居委学习站点开展了“智学课堂”小手牵大手活动,组织青少年与老年人结对,手把手帮助老年人学习包括微信视频聊天、网上购物、电子支付、就医出行、短视频制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功能。截止到9月初,共开展了三十余场不同主题的活动,覆盖老年群体近500余人。
活动期间,社区的青少年志愿者们积极踊跃报名参与,从十多岁的初中生,到十八九岁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在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使用方面的特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爷爷奶奶们解疑答惑,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凌三居委利用暑期社区实践活动之便,邀请上海市进才中学的高中生们开展了智学小课堂,用详细的操作流程图示讲解、视频演示及现场手把手辅导等方式,教老年人学习使用支付宝等基础软件,掌握在线预约看病等常用功能。高中生们热情洋溢的教学方式,让老年人们在如沐春风中轻松掌握了智能手机小技巧。
凌一居委招募社区小志愿者,鼓励孩子们走上讲台做“小老师”,为老年人们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智能生活小助手”课程。课堂上,小志愿者通过投影,清晰、缓慢地演示了在应用商店“寻宝”的全过程,每一步操作都伴随着详细的讲解和重点提示,并为大家拆解“时钟”应用的使用。区分了“每天”、“工作日”和“自定义”模式的不同应用场景,帮助老人们根据晨练、吃药、买菜等不同需求设置精准提醒。课堂上还专门留出了宝贵的交流答疑时间,集中解答了老人们关于“如何删除不用的应用”、“闹钟音量怎么调”等个性化问题。
永安居委针对智能手机基础应用操作技能问题,组织社区青少年手把手现场辅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详细示范智能手机的网络连接、拍照、摄像、微信聊天、语音及视频等基础操作,以及如何进行手机就医预约、网上订车等场景化功能,消除老年人的“数字鸿沟”,使老年人也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凌高居委组织辖区内的学生志愿者,从实用角度开展“智学课堂”活动,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用机难”问题。青少年们耐心细致地教老年人“玩”手机,学会使用微信、支付宝、社区云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等基础软件;帮助他们灵活地使用收付款码、乘车码、打车、在线预约看病等功能;学会使用淘宝、叮咚买菜、饿了么等购物软件,享受足不出户“宅”家购物的便捷。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将课堂内容,打印成纸质版本方便反复学习阅读。
暑期小手牵大手“智学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在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障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促进了青少年和老年人之间的代际交流和融合。青少年志愿者们在教学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耐心;而老人们也从青少年身上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和热情,以及积极向上的饱满正能量。在温暖与和谐的氛围中,小手牵大手,共塑社区美好生活。
(来源: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学校 / 简妮 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