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养教结合”理念,切实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近日,浦东新区万祥镇社区(老年)学校精心组织一批优秀老年学员分赴镇乐龄养老院与镇长者照护之家,开展“送演出,暖人心”主题活动。悠扬的歌声、轻快的舞步与亲切的拉家常,让两处养老场所暖意融融,满是欢声笑语。
一、负责人欢迎:“盼的就是这份热闹与心意”
活动当天早上8点,镇乐龄养老院内已摆好座椅,老人们早早坐着等候。院长蔡红与社区学校的师生一一握手,笑言:“咱们养老院的老人们,最盼望的就是有人来‘唠唠嗑、添添乐’。你们今天送暖上门,带来的不只是简单的热闹,更是把‘家的温度’送到了老人心坎里!”
午后1点,镇长者照护之家的负责人龚仙红同样热情迎接:“咱们这儿不少老人都是社区里的‘老邻居’,今天能聚在一块儿看演出、拉家常,比啥都开心。感谢社区学校,把‘乐龄课堂’的快乐延伸到了咱们这儿!”
二、学员献艺:乡音与舞步,点燃全场热情
金秋的暖阳裹着时光的温馨,掌心的温度藏着岁月的牵挂。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舞蹈《手心有你》率先登场。学员们身着统一的演出服,舞姿唯美灵动,将温暖轻轻传递。台下的陈阿婆看得眼睛发亮,忍不住拉着身边好友的手说:“你看她们跳得多有劲儿,我年轻时最爱跳舞,看着就亲切!”
舞蹈落幕,民俗表演《打连厢》紧接着登场,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活力。学员们动作整齐划一,手中的莲棒随着节奏舞动,彩绸翻飞间,清脆的响声回荡在会议室中,带着老人们重拾记忆里熟悉的欢乐韵律。
最让老人们心潮澎湃的,当属沪剧《归国(第二次握手)》的演唱。学员陈玉兰先是与老人们拉了几句家常,勾起了老人们的兴趣,随后她亮开嗓子,婉转的唱腔缓缓流淌。当唱到“你的恩情比山重,我的肺腑话儿诉呀,诉不尽……”,好多老人忍不住跟着轻声哼唱。陈玉兰见状,特意走下舞台,边唱边与老人们握手互动。一时间,全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除此之外,舞蹈《再唱山歌给党听》的深情、健身操表演的活力等,一个个精心准备的节目,化作一份份真挚的敬意,成为献给老人们最温暖的告白。老人们观看的格外认真,脸上的笑容就像秋日的阳光,灿烂又舒心。
三、沈老师教操:手掌之间,藏着细致关怀
精彩的演出落下帷幕,社区学校的沈卫芳老师笑着走到老人们中间:“刚才看大家看得很开心,现在咱们也动一动,活络活络筋骨,好不好呀?”“好!”老人们齐声回应,声音里满是期待。
沈老师先从简单的手指操教起:“来,咱们先把十个手指张开,再一个个慢慢捏紧,就像抓小皮球一样,动作不用快,慢慢来,不着急。”她特意放慢每一个动作,还不时走到老人们身边,手把手地耐心指导。坐在前排的刘阿姨跟着做了几遍,笑着感慨:“哎,这么轻轻一动,感觉手指还真不那么僵了,真管用!”
随后,沈老师教大家做简单的腰部扭转动作:“双手叉腰,慢慢向左转,再缓缓向右转,注意膝盖别弯曲,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她还贴心提醒:“要是转的时候觉得晕,就赶紧停下来歇会儿,咱们不追求速度,只图个身体舒服、筋骨活络。”老人们跟着节奏轻轻扭动身体,还互相叮嘱:“慢点儿,慢点儿,别闪着腰!”短短十几分钟下来,老人们脸上都渗出了薄汗,却个个笑得舒心:这么一动,浑身都觉得松快多了!
四、家常闲谈:老邻居重逢,心里话暖人心
“哟,老张!你怎么也在这儿?”“哎呀,老李!我这刚搬来养老院没多久,没想到今天能碰到你!”自由交谈环节一开启,不少 “老邻居”“老朋友” 意外重逢,惊喜的招呼声、亲切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格外温馨。
在长者照护之家的大厅里,王阿姨正拿着手机,和身边的张阿婆一起翻看旧照片。“你看这张,是前年咱们一起参加镇里周周演的照片,你当时笑得别提多开心了!” 张阿婆笑着回应:“可不是嘛,那次活动多热闹,能参与其中,真是开心得很。”
另一边,几位老人围着社区学校的学员,好奇地打听课程情况:“你们平时在学校都学些啥呀?看着你们又会跳舞又会唱戏,真厉害!”“我们有剪纸课、唱歌课,还有教用手机的课呢,啥都能学!”学员们热情地介绍着,老人们听得眼睛发亮,满是羡慕。
活动接近尾声,老人们拉着学员的手依依不舍:“今天真是太开心了,希望你们常来呀!”“放心吧,我们还会来的,下次给你们带新的表演,还有我们剪的窗花呢!”……夕阳的余晖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的笑容温暖而满足。
此次 “乐龄课堂,养教结合” 活动,不仅将精彩的文艺演出与实用的健康指导送到了老人身边,更搭建起了“邻里相聚”的温暖平台。未来,万祥镇社区(老年)学校将继续以“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为宗旨,把更多优质的“乐龄课堂”资源延伸到各类养老场所,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每一位长者都能在时光的馈赠中享其所想、福至心灵,为打造万祥镇 “祥享福” 养老服务品牌贡献坚实力量。
(浦东新区万祥镇社区(老年)学校 供稿 / 简妮 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