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届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将于今年10月18日—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据悉,主办方将通过此次展会集纳一批优质课程,同时依托升级改造后的“上海学习网”学习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课程展。展会期间还将召开“数字化终身学习”国际会议。
“线下展会的3天时效限制,恰恰成为我们创新老年教育服务模式的突破口。”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上海老年大学校长王松华表示,围绕“让优质课程突破时空边界”的核心目标,开大将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课程展。这也意味着,老年朋友在展览现场看到的课程,都可以在“一网通学”平台的“老年学习课程展专区”看到、学到。除了课程展展示的资源,未来开大还将不断汇聚、建设老年学习资源,把课程展在线上越办越大。同时结合用户画像,为老年人量身定制、智能推荐个性化的课程资源。
你“点课”,我“开课”,课程供给进入“点单”时代。作为课程展的延续和升级,开大还会在“一网通学”平台上线“课程许愿池”功能,老年朋友想学的课程,可以直接“许个愿”,当某个课程许愿到了一定人数,开大就会组织专家开发、推出这门课程,实现“需求有呼应、学习有方向”的精准资源供给。线上课程展中,还开发了“学习圈”和“学习地图”功能,老年朋友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加入不同的课程“圈子”,发布学习感想,一起相约线下学习活动。“学习地图”则汇聚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社会教育机构等的资源信息,老年朋友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定位自己的位置,一键查询附近的课程宝藏。
除了办好展会外,上海开放大学在提质扩容方面还有开展一系列举措。一是完善分校布局体系。加大系统建设力度,扩大分校规模,推进四级老年教育联盟校体系;强化协同管理,建立分校校长定期会议制度。二是健全质量保障机制。出台分校和教学点建设标准;重点调研低龄老年人学习需求,优化课程设置;组建课程联合教研室开发适需、时尚、精品、高端的老年教育课程,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创新课程供给模式,提升优质课程资源的普惠性和可及性。三是深化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分校间资源共享,在课程教学、学术科研、数字化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各类品牌活动集中展示老年教育优秀成果,提升老年学员的获得感和参与度。
此外,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期间将召开“数字化终身学习”国际会议。此次会议由上海开放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联合主办。会议将涵盖全体大会、平行会议、工作会议、成果发布等环节。与会的200多位国内外专家和教育决策者将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发展,特别是关注老龄化社会中的教育公平、学习成果认证和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议题,为构建包容、可持续的学习型社会贡献解决方案。
据上海开放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翁朱华介绍,上海开放大学和两个一类中心持续开展联合研究,会议期间将联合发布合作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布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成果,包括人工智能教育学习与实训平台、人工智能教育评估工具、政策报告等;二是关于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终身学习需求的专题研究成果,包括老年人技能重塑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代际学习、老年人数字学习;三是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开发的培训课程包。这些成果将为各国各级政府和终身教育机构针对终身学习数字化,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终身学习,制定战略性政策提供指导性建议和优秀实践案例。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 简妮 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