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老年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根据《上海市老年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组织开展第三届老年教育特色课程、精品课程的征集和评选活动。根据工作要求,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本次征集活动,得到各街镇社区(老年)学校的积极响应,共有14门课程参与本次征集活动。
经市级专家评审,全市共认定老年教育精品课程25门,特色课程56门。其中,浦东新区新场镇社区(老年)学校的《古镇文化+英语》获评上海市老年教育精品课程,南码头路街道社区(老年)学校的《85式太极拳》、浦兴路街道社区(老年)学校的《旗袍文化与周边制作之古法平裁对襟衫制作》分别荣获上海市老年教育特色课程,浦东新区社区学院荣获2024年上海市老年教育品牌课程评选优秀组织奖!
2024年上海市老年教育精品课程《古镇文化+英语》
课程简介: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唐恋霞老师在新场镇社区(老年)学校开设的《古镇文化+英语》课程中,锚定新场独特的古镇文化,以“文化浸润式”教学理念,将盐都古镇丰富的本土文化巧妙融入社区英语课堂,创新“人文路线+移动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员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家乡古镇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员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课程以生活在新场镇的中老年居民为主要教学对象,以新场古镇的历史故事、建筑美学、非遗技艺等为鲜活素材,灵活采用情景对话、课堂小游戏,小组比赛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教学。唐老师引导学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预复习,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员与同伴合作完成各类英语学习任务,培养学员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唐老师还鼓励学员发挥想象力,创作与《古镇文化+英语》相关的作品,如英语小诗、海报、明信片等,并将学习成果分享给家人、朋友,增强学员的自我效能感。
《古镇文化+英语》课程努力打破传统英语教学边界,为学员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学员们不仅提升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拥有了用英语讲好古镇故事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新场镇冲击世界文化遗产“江南水乡古镇”的背景下,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的双向赋能。
2024年上海市老年教育特色课程《85式太极拳》
课程简介:南码头路街道社区(老年)学校梁均强老师的《85式太极拳》课程着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结合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开展教学。拳架外型气势恢宏大度,中正圆满,动作缓慢,姿势平顺,动作变化多,整套演练空灵安舒。由于85式太极拳动作复杂且细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每一个动作细节的把握,梁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要领,比如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方法,结合视频教学、现场示范和讲解,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和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太极拳的历史渊源、拳理拳法以及攻防含义的理解。学员们普遍反映:在梁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不仅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技能和套路,还在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增强体质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内心更趋于平和端正。同时,长期的学习也让学员们真切感受到了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善与美。
2024年上海市老年教育特色课程《旗袍文化与周边制作之古法平裁对襟衫制作》
课程简介:浦兴路街道社区(老年)学校王颖老师精心开发的《旗袍文化与周边制作之古法平裁对襟衫制作》课程,旨在传授古法平面十字裁剪技艺及传统中式对襟衫的制作工艺,让学员通过学习,掌握中式上衣裁剪缝纫技巧及中式盘花扣等制作工艺。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分为:中式对襟衫历史及形制学习;中式对襟衫裁剪、归拔及处理;中式盘扣扣条制作、成衣整烫及盘扣缝制等,教师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学员们跟随授课进度就可以亲手缝制完成一件中式对襟衫。其中,理论部分王老师采用PPT讲解,制作部分采用现场制作教学模式,按服装制作步骤及课程表现场演示制作各环节,王老师授课后现场指导学员制作。
王老师的特色课程将旗袍文化与古法平裁实操相融合,从简单易学的中式上衣入手,让学员能够快速掌握传统制衣技巧,缝制出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衣裳,不但提高了学员中式制衣审美,也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有机会体验中式生活美学。
未来,浦东将加强优质社区教育课程的培育,努力提升浦东社区教育课程的质量,持续构建"资源聚合-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的社区教育课程发展的新格局,让更加优质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服务社区和居民,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书写浦东方案,贡献浦东智慧。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 供稿 / 简妮 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