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建设,推动“一街镇一品牌”特色项目高质量发展,4月18日下午,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南片”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推进会顺利召开。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副院长姜琳、上海市老年教育教材研发中心副主任蔡瑾、社区教育部副主任唐恋霞与新场镇、泥城镇、周浦镇的街镇社区教育部负责人及项目骨干围绕特色品牌建设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综合事务部王志刚主任主持。
PART 01街镇实践 特色品牌建设路径分享
新场镇社区教育部负责人刘燕聚焦“古镇文化+”课程体系,阐述夯实课程基础-深耕活动据点-紧握多元融合纽带的“三步走”战略,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新路径,努力为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新场样本”。泥城镇社区教育部负责人顾庆华以“红色文化人文行走课程化”为核心,强调将红色历史转化为可推广的课程体系,覆盖社区居民与中小学生。周浦镇社区教育部负责人杨勇刚立足“一老一小”需求,提出“一居一学一中心”模式,通过数字助老、亲子手工课程及数据平台精准匹配服务,破解资源分散难题。
“南片各街镇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打造‘一街镇一特色’品牌矩阵,可以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教育内容。”综合事务部主任王志刚表示,后期将建立“‘南片’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合作研讨机制”,以定期例会形式为项目负责人搭建交流平台,通过专题研讨、资源对接、进度跟踪等举措,实时解答项目推进中的共性问题,助力各街镇特色品牌从“单点培育”迈向“集群发展”。
PART 02专家点睛 精准定位与成果固化双驱动
专家们对各个特色品牌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指导和交流,针对新场镇项目,专家建议聚焦古镇建筑、非遗美食等独特元素,分主题推进课程,强化跨学科联动;对泥城镇项目,提出组建专家小组编写红色文化读本,设计“5分钟红色故事”微课堂,对接中小学思政教育需求;针对周浦镇“老小共融”实践,建议锁定高龄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群体,结合党建“微网格”机制,打造“党员结对数字助老”“流动儿童成长陪伴”等特色服务。专家团队总结强调,项目需坚持“聚焦、固化、联动”三大原则,通过教材、微课留存成果,加强校际资源共享,并融入社区治理提升影响力。
此次推进会既是一次凝聚智慧的“问诊会”,更是一场启智赋能的“动员会”。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专家把脉与交流,进一步明晰了特色品牌建设的“精准定位”与“落地逻辑”。未来,“南片”社区教育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依托合作研讨机制的常态化运作,持续深耕“小而精、精而美”的特色项目,让社区教育真正成为连接文化传承、社区治理与居民成长的“生命纽带”,为浦东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浦东新区社区学院 供稿 / 简妮 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