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392 次阅读)
新冠疫情后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 教育部作出答复
(发表日期:2021-01-29)

大多数人都忌讳谈论死亡,特别是在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后,我们似乎再也无法回避死亡这一话题。
在2020年5月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有委员在提案中建议“新冠疫情后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近日,教育部在官网给予公开答复。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75号(教育类118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育部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全社会的生死教育,注重把生死教育与疫情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全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正确理解和认知,提高国民心理素质和精神力量。教育部采取以下措施,推进相关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价值观;
建设课程体系,把生死教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
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对生死教育的实践研究;
加强危机干预,建立疫后心理援助服务体系;
推进队伍建设,提升生死教育工作水平。
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学习吸收委员的建议,开展以下工作:
一、推进生死教育相关政策落地落实
优化体系构建。将进一步督促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台账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生死教育内容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全面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增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合力,进一步完善生死教育体系。
推动配齐建强。依据2018年7月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继续推动解决各地各高校在队伍配备、投入保障、课程建设等制约性的短板问题,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且每校至少2名的要求配齐建强,推进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生死教育课程和内容)的公共必修课的全面开设,健全心理健康和生死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评估督导。推进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评估检查,以及心理育人方向高校思政工作平台和项目的考核评估,推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二、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方法与手段
加强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查和早期干预。进一步推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及测评系统的全面应用,把“一过性”的新生普查转变为常态化的心理健康动态测评。
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帮扶和相关案例研究。开展心理咨询案例督导与重点案例的研讨分析,提高心理干预的实效;征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典型案例,促进经验分享和干预能力提高。
加强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建设。编制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指南,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和意识。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风险行为信号的辨识和预警,进一步筑牢防范心理危机的“防火墙”。
三、加强队伍建设和后备队伍的培养力度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等专家智库的运作机制,强化专家智库作用发挥,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促进科学化发展。
加强专职队伍建设。依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创新发展中心等,面向全国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示范培训等,引领各地各校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队伍业务水平。鼓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评估及继续教育,开展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建设及培训,提升队伍业务能力。
加强兼职队伍建设。通过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和学生骨干队伍系统化培训,使他们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骨干队伍在关心帮助学生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推进心理学等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构建生死教育合作共同体
强化家校协同。推动家庭教育法律制度的实践与研究,加强家校协同,发挥学校在学生和家庭之间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死,指导家长正确教导孩子。
加强医校合作。推动各地各高校与当地精神卫生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畅通学生转介就医通道,增强医学专业力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作用。
借力社会服务。引进具有相当资质和胜任力的社会专业机构,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死教育,加强沟通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发挥社区及社会机构的协同和支持作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泰戈尔诗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有开始,就会有告别,从“绚烂”到“静美”是自然的历程。正是因为对死亡的认识,人们才能在濒死之际保持体面和尊严,才能对他人给予临终关怀,才能在各种纪念逝者的仪式中获得教益。
生死教育让人们努力呈现生命的意义,并在有益于社会的实践中镌刻生命的价值印记,形成恰当理解生死的社会氛围。在这个意义上,生死教育不仅关乎个体生命的价值,也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来源:首都教育、在线教育)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