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591 次阅读)
杨云、洪建明:书香社区,同德惟馨 ——同德社区教育服务于社区治理的路径探索
(发表日期:2021-01-06)

作者:杨云、洪建明 来源:青羊社教论文
内容摘要:“家校社一体化家庭教育工作的重心是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实现家校社无缝衔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加快社区治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发展格局,让社区里的老中青少不同群体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也同样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要。如何在社区治理中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更上台阶,实现二者有机结合、有益互补;如何通过社区教育,逐步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实现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打下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础和文化底蕴,服务与促进社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们正在探索实践。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治理、资源整合与共享
同德社区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同德街8号(二环路西二段外侧),隶属青羊区府南街道办事处,由原同善桥社区于2006年升级改建而成,毗邻金沙遗址,东起二环路,西至青羊大道,北以磨底河为界,南至同盛路、清溪西路。辖区面积0.42平方公里,居民小区院落17个,常住人口1.48万人,流动人口0.7万人。社区建有面积达1150㎡教育活动中心,在一个以居民院落为主的社区中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进而为社区治理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同德社区致力于探索的工作。近年来,社区通过书香文化建设,营造了浓郁的教育、学习氛围,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提升了社区文明程度。
 
一、社区定位,书香同德
常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美不过书香气。同德社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活模式形成独特的人文气息,居民对“书香”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尊崇感,社区因势利导,顺应民意,早在2006年,同德社区就已经把社区定位于“书香社区”,以书香文化作为社区的名片,引进了西南财经书城,市少年宫培训员,还成立了以东坡诗社成都分社为主体的“诗词沙龙”,社区设有社区图书阅览室,共有各类书籍10000余册,辟有电子阅览室,为居民提供免费绿色上网服务。总之,书香文化是同德社区的“人文社区”建设的主要特色。多年来社区一直坚持走“以文化促和谐,以服务增内涵”的特色发展道路,始终坚持以居民群众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文体、社教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文化惠民行动,努力寻求“书香”的最大公约数,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书香”文化特色,多年来,“书香”成为同德人共同跳动的脉搏。
 
二、加强领导,同德共治
近年来,同德书香社区以“同心同德、共建和谐”为目标,大力实施“社区党建带动工程”,通过营造环境、配套功能、服务群众、凝聚合力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人文社区”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书香同德”特色社区,并率先创建为和谐、安居的精品社区。
2015年,社区新建了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同德法治德治文化广场,建有全民健身路径、市民文化长廊、文艺表演区等多处特色活动场所。社区引导居民自发组建了同德文体协会,廖老师音乐工作室、百姓乐队、同德腰鼓队、同德太极拳队等20余支文体队伍扎根社区,在强身健体、自娱自乐的同时,协助社区开展文体、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引入了成都市青少年宫和光华财经书城,在社区设立同德教育中心、同德店。引进东坡诗社成都分社常驻社区。率先建成了青羊区同德精品社区教育工作站。
社区党委、居委在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抓手,重点推行党务、居务公开,“两会”开放,社区听证及社会评价等社区民主治理工作。配套建立了“一站式”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开通了“社区居民服务热线”,并在互联网上同步建设了社区便民服务网站,建立了居民组长、党员微信群及同德社区微信服务公众号。
从2017年9月起,同德社区按照市、区关于社区发展治理的目标要求,以 “五大行动”、“五大社区”为工作指引,更加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及补充作用,以项目促参与,以参与促融合,以融合促和谐,创新思路,补齐短板,立足实际,再登新高!
 
三、社区教育,全面覆盖
社区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在一个人的受教育历程中,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甚至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持续的时间更长,是终身教育。社会教育也以其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而更受到欢迎。对于同德社区来说,灵活性和组织性、延续性是社区教育的主要特点。同德社区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都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既有环境、安全等知识的培训讲座,也有舞蹈、国学、绘画方面的学习活动,不仅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及身心健康,还特别重视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问题与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一)社区少年宫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另一种可能  
制定计划,确定工作思路。在每个学期在开学初,社区少年宫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上级文件要求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方向。做到开展特色活动,增加活动项目,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学生在活动中各项技能得到提高。                             
丰富活动,打造特色。少年宫有效运转的核心的师资队伍。我们精心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有较高专业技能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第三方教育机构的资深教师任辅导教师。将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学生阅览、少先队活动等有机整合、相互渗透。每学期都组织诵读、写字方面的竞赛活动,如古诗文诵读展示,课文朗读比赛、学生演讲比赛、写字比赛等等,以活动促特色教育的推进。并针对当前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心灵工程”建设、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建设,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为主要内容,我们在学校少年宫开展“弘扬中华美德,争做文明人”为主题的系列德育教育活动。
 
(二)精品教育课程和特色文化活动覆盖老中青幼各个人群
现代教育不光是学校教育,更需要社会化的大教育,社会力量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同德既以书香社区为特色品牌,如何围绕书香做文章呢?如何又能把社区教育的功能发挥到最好,为社区治理服务呢? 自2014年5月社区创建教育工作站以来,一直以“自足自身、按需发展、多元参与、突出特色。”为工作目标。结合实际,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按“一核多元”的发展模式创办了“1+N”居民学校。“1+N”居民学校是指以社区为核心,成都市青少年宫同德中心、廖老师音乐工作室、东坡诗社成都分社、同德和谐京剧社、西南财经书城同德店、成都实验小学战旗分校等为多元主体,面向社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点的居民群众而开设的综合学习和教育学校。
一是开设了“少儿国学、少儿书画、京韵课堂、亲子课堂”公益课程,聘请有专长的老师给居民们每周上课;
二是筹划了每季度以西南财经书城为载体的读书沙龙、阅读、创作比赛;
三是每个月以东坡诗社的会员组建诗词书画创作、国学宣传等培训;
四是在社区文化广场上举办各类文化表演、宣传主题活动等。社区有十多支文体队伍,文体协会将他们组建成文体志愿者宣传队到辖区内的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等和社区开展各类文体艺术活动,东坡诗社不定期开展“国学进院落”宣传活动;
五是举办同德社区“F.S.C”儿童欢乐淘,已经连续举办了4年共17季活动,这也是同德社区的一个品牌教育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理念和节约意识,变废为宝,同时通过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扩大孩子们的交际圈。
多年以来,琳琅满目的课程和各式教育宣传培训活动,为居民提倡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充分调动了各个年龄段的居民的学习热情,满足了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的文化学习需求。也撬动了社区居民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治理、培养社区居民凝聚力、提高居民文化素养,让社区教育真正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从2019年年初开始,同德社区在打造青羊区“121”示范社区的过程中, 社区广场上新修一条健身步道,我们就将书香文化融入其中,一条300多米长的健身小径,融合了以传统优秀名言的石刻、有书卷形的《声律启蒙》、《六悔铭》等;还有阅读带给人启迪和快乐的系列名句,这些石刻都是东坡诗社的诗词书画老师主动积极参与书写的具体事例。
 
(三)社工助力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等。社区虽然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更多的职能却体现在协助基层政府部门开展行政性工作上,因此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能力提升也是势在必行的。在这个过程中,社工承接社区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和居民外的第三方介入,在政府与居民之间构建起和谐的桥梁和沟通平台,社工运用自身的工作方法和理念,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区两委专注于党务政务服务,将社区公共服务交由社工和社工机构承担,提升社区和社区居民的功能,提升社区的文化涵养,促进和谐文明社区的构建,建立起新型的社区服务模式,促进社会治理。在同德社区,社工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也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4年,府南街道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并建立了街道级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办公地点就落地在同德社区。5年来,孵化平台培育孵化同德社区自组织7支,引进4家专业社会组织开展服务。
一是为社区提供了社区两委能力建设和社区持证社工和准社工的培训,用社工理念影响社区两委工作,提高社区两委的工作成效,了解居民实际需求,贴近群众,提升社区两委的服务能力。
二是开展社区营造,着重对党居骨干社区治理能力提升。
三是开展社区志愿者能力提升,提升社区志愿者能力。
四是开展个案、小组等活动进行精准扶贫。
五是开展微绿地、可视可食地景打造、背街小巷治理,书香院落、耕读田园打造等项目,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状态和社区面貌,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的潜能,建立社区自组织和社团服务于本社区。
社工带动居民挖掘社区的潜能和个人的潜能,实现社区功能的完善和充实。以同德社区“邻里一家亲,和谐又温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例,通过最美家庭评选,树立积极向上的社区生活正能量,培养社区积极向上的精神,带动全社区的精神面貌,激发出社区居民的潜能,实现社区内部的优势整合,带动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活力。树立社区特色的文化,构建和谐安定的社区。
 
(四)企事业单位、个人、辖区教育培训机构形成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合力
在同德社区,企事业单位多年来会与辖区学校不定期举办各种联谊活动,企事业单位有专门人才的,通过社区搭建平台,到幼儿园、小学等传输专业知识,如消防、安全、法律宣传,到社区居民中宣传金融理财知识、爱耳护耳,牙齿护理与保健等等。社区内现有成都著名民俗文化专家袁庭栋;钟永平,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冠霖,著名书画家;廖昱,声乐老师,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的胞姐和启蒙老师;当然,还有东坡诗社中有一定造诣的诗书画老先生;还有知名律师等。下一步,社区准备再在社区内发布征集令,发掘人才,让隐藏在社区内的能人、达人等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
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茂盛发展的趋势,英语、IT、少儿教育等在同德社区也同样是蓬勃发展,这也充分说明同德社区居民在自我教育提升方面迸发出的热情和活力。“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目前在社区辖区内重点还是针对孩子的社会力量办学,同德社区辖区内除了成都市实验小学战旗分校这所公立学校外,有两所办学水平较高的私立幼儿园,还有望子成龙、舞者林、三省堂等较为著名的教育培训机构,他们的课程设置都呈现出个性化,培训内容从以课程培训为主向培训服务一体化转变。
这些都是社区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家庭教育之外有益的补充。
 
四、反思不足,力出特色
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的、有组织的教育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活动,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同德社区在探索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有很大的不足空间,需要在反思中去改进和提升。
一是社区文化艺术教育活动较为单一,指向性强;我们认为社区弘扬宣传的、表演的应该多是从居民自己能喜欢的,感受得到的,不是简单的说教的入手,居民要有亲身参与,从内心得到教化,形成认同感,对国家、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二是受众面较窄,主要为党居骨干、文体积极分子等,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居多,青年人、中年人由于学业、上班、照顾家庭等原因一,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相对时间较少。
三是被动式参与,主要是由社区通知、组织起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缺乏主动参与全过程的意识;现在的社区活动多是当成完成任务,今后应该是把活动变成居民自己的展示,社区教育活动应该多注重营造、融合,从多方面去思考怎么做?做什么?社区的治理能否让居民有最直接的获得感。比如:让社会组织、自组织、党居骨干和居民亲自参与到活动的组织策划中来,这会比由社区劳神费力不讨好、活动一完啥都忘的组织活动更能凝心聚力,体现出“共治”才是社区治理的关键。
四是社区文化活动吸引居民参与的方式亟待改变。第一,要在机制上创新,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第二,充分发挥社区中的文化资源优势;第三,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作用,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创新不是奇思异想,要能结合自身特点,让居民愿接受、有参与、能获得、受启迪。总之,在社区,创新既容易也不容易,受制约较多,自身条件和能力更有相对局限性。
我们认为不管是社区教育还是社区治理,根本动力在于居民从社区建设、治理、发展和活动中,是否有“获得感”,有了收获,包括感动,感悟,也包括快乐的心情,心仪的朋友,甚至是一次倾诉,一声欢笑……但前提是参与,只有让更多人的居民参与进来,共建共治共享,“共享”就是共同获得。唯如此,所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否则,这一切只能是社区唱“独角戏”,动力便无从谈起。
当下,我们将从进一步塑造社区文化名片、集体人格、铸造时代性精神,即找到社区自身特色作为主题文化活动为抓手,将原横贯社区东西的高压走廊下的社区广场、绿地等进行打造,结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体筹划、连片打造”思路,将文创、老龄、残疾、青少年教育、名人工作室(收藏室)等融于其中,形成“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的社区治理目标。让社区的教育活动有居民参与,有文化浸润作用,有生活慢节奏,有文化唤醒力量,有正能量传播作用等。另外,突出书香社区特色,进一步用好社会组织、文化队伍等的专业服务,以书香文化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线,串起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真正形成同德社区的文化品牌,这虽然显得任重而道远,但书香社区,同德惟馨,我们将继续孜孜以求。

(来源:社区教育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选编:问心)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