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进一步激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伟大事业的热情与干劲,为持续深入推进浦东开发开放事业奠定强大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优势,2020年4月17日上午,花木街道牡丹第一居民区党总支组织党员开展了一次主题党日活动,集中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并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主题讨论。牡丹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罗恂主持了此次集中学习交流活动。 首先,大家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11月6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看企业、进社区,谈创新、论党建,一路走来,为上海改革发展指引方向。 2007年,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多次到陆家嘴地区实地调研,亲自研究陆家嘴地区规划,亲自审定上海中心大厦设计方案,推动相关工作,要求把上海中心大厦建设成为绿色、智慧、人文的国际一流精品工程。 10年后的2017年,上海中心大厦全面投入试运营,并以其632米的建筑总高度、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螺旋式上升的建筑结构和极大的施工难度,成为中国最受瞩目的“超级工程”之一,被誉为“上海之巅”“腾飞的东方巨龙”。6日上午,习近平走进这里。他乘坐高速电梯来到119层观光厅,俯瞰上海城市风貌。习近平不时驻足,时而远眺,时而同大家交流。 上海,宋代成镇,元代设县,明代筑城,清代开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如今,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观光厅内侧墙壁上,一幅幅照片今昔对比,生动展示着上海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站在新地标,俯望老地标,习近平感慨万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就是一个生动例证。” 7日下午,习近平在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做好上海工作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并对上海提出了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等5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2007年,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明确提出上海的党建重点是楼宇,要走进楼宇、凝聚党员、服务白领,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青年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 10年多来,上海积极探索“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到实处”的楼宇党建工作,逐步走出一条适应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的基层党建新路子。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就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打造的楼宇党建阵地。 在面对现场的科技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表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他强调,我们要把握机遇,创造更优质环境,优化要素配置,努力实现更多重大科技突破。党中央支持你们。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要有勇创世界一流的志气和勇气,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他要求上海把高质量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大家,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学习结束,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罗书记要求大家在思想上,切实提高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性的认识;要在内容上,切实把握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要在工作上,切实落实好浦东的使命任务。“唯有奋斗,才有未来”。 大家表示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引导广大党员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和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体现浦东作为,确保落实到位,为浦东新区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上海改革发展新篇章。
(花木街道牡丹第一居民区党总支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