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942 次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启动2020网络教育创新行动
(发表日期:2020-04-29)

2020网络教育创新行动——一流高校办一流开放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紧随建设一流高校的步伐,历时三年精心打磨和积极储备,将于今年秋季启动2020网络教育创新行动”。

该行动以“创新”为经,以“融合”为纬,以“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为建设理念,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优势特色专业为突破口,在培养方案、评估模式、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以期全面提升网络教育内涵与品质,助力培养新时代建设的合格专业人才。

1.学习理念

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

打破以往注重知识学习的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学科设置的理论需要,在课程开发时融入实践性内容和活动,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渗透融合,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实践型优质人力资源,提升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让网络教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2.学习产出

从学用分离到提升工作胜任力

学用分离造成学生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成人教育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也饱受社会质疑。而把工作胜任力作为成人教育的产出方式之一,即学历文凭与能力认证双结合,将极大提高学习者在工作岗位上的核心竞争力,也进一步提高了毕业证书的含金量,重塑网络教育的社会定位。

3.学习方式

从正式学习到结合工作场所学习

曾经,在线学习方式与面对面学习相结合,化解了成人学习的“时空矛盾”;而今,基于工作场所的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相结合,将“工学矛盾”变为“工学并进”。在实际工作场景的“做中学”成为更受成人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突破集中于PC端的有限学习体验,实现多平台、多终端、多场景学习。

4.学习支持

从人工助学到智能助学和教练辅学

建立和维持一个高效灵活、强有力的支持服务系统是有效开发、管理和实施网络教育的保证。人工智能技术为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带来新的变革方向,非学术问题可以依靠智能助学来实现,避免大量重复劳动,极大降低人工助学的成本。学术问题则由专业的教练辅学来完成,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风险控制,精准干预。

5.学习评估

从知识本位到注重能力本位

常规考试通常注重知识掌握,忽略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而这些能力恰恰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因此,增加关注能力考查的“微认证”评估方式,使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评估互为补充,符合时代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6.体系框架

从单一入口到多元入口

以往学生学习,只有一个从“学历框架”进入网络教育体系的入口,无法适应当前学习者灵活多变的学习需求。当前的体系框架中,学习者可以通过传统学历路径、课程学习、微认证中的任一个入口进入学习,支持学习者的终身学习。

7.学分互认

从无法互认到通用“货币”

作为教育衔接的形式和中介,学分互认是实现教育立交桥的前提条件。未来的网络教育在学分认定上将形成通用“货币”,网络教育院校间能以通用“货币”的形式进行学分认定,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课程资源,学分互认的范围更广;将微认证得到的能力证书、项目证书等转化成学分,学分互认样式更多;把学分互认作为连接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纽带,学分互认价值更高。

8.学科发展

从与学科发展分离到助力学科教学变革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网络教育和校内的全日制学科教学不再完全分离。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方便快捷的网络教育平台,探索混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学科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既减轻了教师重复劳动的负担,也为学习者打造出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成为助力学科教学变革的有效途径。

9.师资结构

从过度依赖学校师资到融合一线实践专家

学习者通过网络教育获得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也应具备一定的领域技能,这是提升学习者工作胜任力的目标诉求。通过学校师资和一线专家的结合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网络教育师资队伍,为学术性的课程内容注入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网络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10.学生管理

“层级式”管理到“扁平化”管理

传统“层级式”学生管理机制,在信息传递、活动组织等工作中效率较低,不仅增加了学习中心管理工作的压力,并且容易造成质量衰减。而通过信息化落地“扁平化”管理机制,减少了层级管理的压力,各项管理任务将直接面对学生个体,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归属感,形成高效、畅通的管理新局面。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选编:问心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