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420 次阅读)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16个新职业
(发表日期:2020-01-14)

(本站发表时间:2020-1-14)      


    近日,经人社部同意,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关于拟发布新职业信息公示的通告》,公布了16个新职业。其中,除了大家最熟悉的“网约配送员”,新增的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健康照护师等都“未来感”十足。
    《通告》不仅公布了16个新职业的具体定义,还规定了主要工作任务。专家称,新职业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遇,人生“不设限”的年轻人要善于抓住新机会。
    新职业折射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新需求
    这批新职业中,“网约配送员”的大众认知度最高。根据《通告》,其职业定义为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等,从事接收、验视客户订单,根据订单需求,按照平台智能规划路线,在一定时间内将订单物品递送至指定地点的服务人员。毫无疑问,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网约配送员”。
    如今,人们对同城即时配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一小时买菜、饭点叫外卖、“即时送”等服务越来越普及。通过闪送、一步之城等专业公司对即时配送需求的细分与整合,借助于网约配送员,人们当天甚至一小时内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快递、外卖、跑腿等“代经济”背后,离不开大量网约配送员的支撑。
    与走进生活的“网约配送员”相比,大众对某些新职业还有几分陌生。比如,从传统医疗护理员衍生发展而来的“健康照护师”,主要是指那些能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和技能,在家庭、医院、社区等场所为照护对象提供健康照护及生活照料的专业人员。而“呼吸治疗师”也是一种新兴的医学职业,主要是为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的病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和护理服务。
    这16个新职业折射出了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新需求。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所孕育出的新岗位;人口结构变化与快速老龄化对社会提出的服务新需求;更多则是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消费升级催生出的一批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新职业产生的速度和种类超乎想象
    “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商业创新快速迭代,新职业和新工种必然会越来越多。”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寅斌说,现在有很多新职业或新岗位,和以前的职业关联度非常小,而这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过去十年间,新职业产生的速度和种类超乎想象。比如“人工智能训练师”从概念发展成职业只用了四年。像“天猫精灵”等智能产品对人类个性化需求的“理解”,就离不开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测试员在其背后的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郑兴山表示,这波新职业有很多都与人工智能相关,这也预示着,未来的从业者不仅要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与团队协作,还要学会如何与机器打交道,掌握人机协同的工作法则。
    超级专业化导致的行业细分与平台经济等综合因素决定的社会职业变化和发展,使得新职业有着不同于过去的职业要求。郑兴山说,未来,大规模定制化服务需求将越来越聚焦于任务颗粒化,迎合个性化需求的行业将会有更多发展机会,也会衍生出更多新职业。
    年轻人要主动适应变革的时代,大胆拥抱新职业
    据BOSS直聘研究院统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电竞、网络直播等诸多热门领域,2019年,25个新兴职业岗位积极求职人群的平均年龄为24.9岁,人才存量同比增长105%。新职业人才整体呈现出年轻化、高增长态势。
    2019年,83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中的大部分涌入劳动力市场,岗位供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比如,某知名电竞公司的一个岗位曾收到2000份简历,但最终只录取到了一个符合条件的人。
    如何在工作中成就高价值人生?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曹东勃建议年轻人把学习的习惯带出校园。他说:“当下的年轻人要适时调整心态,主动适应变革的时代。要保持终身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把学习的习惯带出校园,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曹东勃特别提醒,生于独生子女时代的年轻人,无论作为被雇佣方,还是开疆拓土的创业者,都要深刻关注他人的需求,跳出个体化时代的“唯我”局限。
    刘寅斌也认为,年轻人要大胆拥抱新职业,为自己不设限的人生寻找更多可能。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在新职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人生的方向。
    16个新职业如下: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工、高铁线路综合维修工、装配式建筑施工员

    (来源:文汇报-舒婷       选编:濛昕)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