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723 次阅读)
普陀区深耕社区教育 打造市民社区修身新模式
(发表日期:2016-12-29)



 
(本站发表日期:2016-12-29)    
 
今年以来,普陀区围绕“市民修身行动”,以社区教育发展30年为契机,着力构建普惠开放的发展格局,促进市民在社区进行修身教育养成,打造市民修身“社区版”。
立足普陀区情,面向基层社会和人民群众,打造社区教育实体化修身平台。围绕市民修身行动的大目标,始终将发展社区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市民修身的重要途径,推动社区修身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项目和系统工程。明确社区学校为街道镇和教育局联合主管的独立建制的事业单位,推动社区教育和市民修身进入实体化建设阶段,逐步形成由1所社区学院、1所老年大学、9所社区(老年)学校、242个居村委学习点、8个养老机构学习点、5个市民道德修身教育暨市民社会学习点的网络体系。
把握居民需求,丰富教育资源,打造社区教育与市民修身融合发展。在社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社区各类活动组织中,牢牢把握居民需求和修身成长规律,积极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在广泛多元的项目探索中提升市民修身自觉,产生了如曹杨社区学校“相约十五”读书会、桃浦社区学校的普陀区癌症康复俱乐部、长风摄影俱乐部等有影响力的修身项目品牌。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资源整合与跨界合作,促进市民社区修身内涵化发展。持续实施区域教育“圈链点”发展战略,加大教育资源布局与调整优化的力度。结合区域化党建、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工作,打造资源互补、信息共享、优势互利、各具特色的“社区修身资源圈”。重视发挥社区成员和社会组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建立“终身学习推进员招募工作站”,培育4个“市民学习团队孵化区”、2000个一星级的团队、100个五星级团队。规划与建设“区社区教育网-街镇社区学校网-居委会收视点”三级虚拟网络,为推进市民修身社会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支撑。
深入探索实践,推动修身养成融入社区治理,努力实现市民修身新突破。以创新发展激发社区修身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修身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修身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修身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修身教育公平,立足社区,面向基层,创新载体,树立品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全面推进区“同心家园”优质教育联合体建设,办好居民家门口的修身品牌,为普陀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修身资源和服务。
 
 
(来源:中国网      选编:子桓)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