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浏览:   1 名游客


 到底部   前一个主题   下一个主题  [无发表权] 请登录或者注册



一个乡村诗社的文化实践
    东海之滨,滴水湖畔,有一个美丽又书香的滨海小镇——书院镇。2017年5月15日,在水杉林立的塘下公路,在黄华村的桑葚园里,在洋溢村的葡萄架下,还有那塘角嘴休闲湖边,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诗人正兴趣盎然地采撷乡愁的味道、寻觅田园的诗句,以诗会友,享受乡村的恬静。这一天,作为上海市民诗歌节重点打造的活动之一“初夏物语·美丽乡村——浦东书院田园诗会暨书院诗社成立仪式”隆重举行。活动分为诗人采风、诗社成立、诗歌论坛以及田园诗会颁奖四个篇章。书院镇党委书记王新德致辞:书院,一个充满乡愁气息和尊师重教传统的美丽小镇,希望诗歌能成为一个别致的“书院表达”……
    一、诗社创立的源起
    若问书院镇为何要创建诗社?笔者以为不外乎两大缘由。
    一是书院镇历届党委政府对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成立诗社,水到渠成。2012-2013年,书院镇成功创建为上海市学习型社区,2013-2014年又被评为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镇,2014-2016年“文化书院”社区教育品牌(特色)项目被评为浦东新区社区教育亮点项目,2017年书院镇又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殊荣。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更是如火如荼,2015年起上海市民诗歌学习活动被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打造成市民诗歌节,为群众性诗歌热潮推波助澜。2016年第二届市民诗歌节“诗歌盛典”上书院镇社区学校、上海作家协会和大隐书局等三家单位,被诗歌节组委会办公室授予全市首批“市民诗歌之家”称号。
    二是由“书院镇”这个地名及其功能定位所决定的。200多年前的“书院厂”征收地税,用于教育,书院镇由此得名。“自然、休闲、文化”是书院镇的功能定位,田园是根本,文化是灵魂。走文化强镇之路,社区教育为“文化书院”奠基。学习,为“文化书院”领跑。2016年书院镇中小幼成八校认领“文化书院”优学教育项目,社区学校认领了“书院诗社”项目,从而确立了诗乡文化与社区教育融为一体的发展目标,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与特色品牌培育。“文化立镇,教育立人”。
    二、诗社在乡村的文化表达
如何筹建、怎么办社?诗社的定位是首要问题。《上海浦东书院诗社筹建方案》几易其稿,并邀浦东新区社区学院、《东方教育时报》社等领导专家上门指导。作为学习型团队的培育,我们对标上海市五星级学习团队的最高标准;作为民间诗社的创立,我们要凸显乡村田园特色。
    “一个可信赖的人文教育传播平台,一个有底蕴的‘市民诗歌之家’,一个以培育挖掘文学新苗为己任的教学阵地,一个致力于提高‘浦东·书院’文化软实力的自媒体平台。”——此乃书院诗社之定位;“普及国粹精华、寻求文化认同、唤醒诗意人生,邀您一起‘关注书院·品鉴书香’,做一个‘有文化、有情怀、有温度、有风骨’的书院人!”——成为书院诗社追求的目标。
    找准了定位、明确了目标,一个乡村诗社的文化实践就这样开了场。
    (一)组建起诗社强大的指导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欣然答应成为书院诗社总顾问,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赵丽宏担任名誉社长,指导老师来自华师大、上师大、上海作协、东方教育时报、新民晚报、浦东作协的八位专家教授、文化学者。阵容强大的指导团,不仅在诗社成立仪式上集体亮相,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在日后的诗歌活动中,无论是征文评选、专家点评,还是诗歌沙龙、主题讲座都给予了及时、有力的指导。
    (二)创设好诗社的自媒体平台。经过前期酝酿、申报,早春二月书院诗社微信公众号呱呱坠地。线上平台包括“书香满园”、“书院味道”、“品诗识季”、“小荷秀笔”、“心香一瓣”等八大版块,密集推送、每周发布,邀您一起“关注书院·品鉴书香”。3月份又随即组建一支由八校16位相关老师组成的兼职编辑组,协助诗社公众号的编辑与推送。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
    一是征文评比活动。2017年,先后发起了“诗意书院”、“感恩母亲节”、“感念师恩”、“七夕给TA的情书”等征文与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在诗社公众号予以推送,或结集印制纪念册(教师节),并由指导老师给予精彩点评,或名家题词寄语,大大地激发了诗歌爱好者的创作热情。
    二是学习交流活动。一是“走出去”观摩学习活动。包括赴浦东参加上政鹤鸣诗社周年庆活动,赴临港参加第三届上海市民诗歌节开幕式、诗歌艺术馆参观,上海市民诗歌节“诗歌盛典”、新港中学校园诗词大会等等。二是“请进来”学习交流活动。“秋日诗语·秀丽有约”——书院诗社首场诗歌沙龙,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诗歌组副主任杨秀丽老师作“新诗入门”主旨演讲,城市丽人诗与乡村田园诗互动,别开生面。
    三是诗人采风活动。三月乡村采风、五月田园赛诗、六月葵花诗会、七月水韵书院等四次诗人采风与创作活动。描写美丽的田野风景,赞美朴实的乡村农民。把乡愁留住,为时代歌唱。如7月15日的“水韵书院”采风活动,诗人们顶烈日、冒酷暑,串村走巷、寻根溯源,一直走到“石皮泐港”这条书院母亲河的源头。用脚丈量出的纪实文学也好,用心创作出的诗歌也罢,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为现代书院人留住了一湾乡愁。
    四是诗歌朗诵培训。在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首届诗歌朗诵基础班8月中旬顺利开班,学员30名,每周一课,为期3月。坚持到结业典礼汇报演出者24名,如此小众的艺术在乡村小镇委实难得。诗社起步阶段首个培训班一炮打响,学员持之以恒的精神及不俗表现,为中级班、提高班,最终成立诗社朗诵队奠定了基础。
    五是国学进校活动。6月9日,“致敬经典,书香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校行走进浦东书院启动仪式在文化中心礼堂隆重举行。活动由《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和书院诗社主办,浦东新区致君诵读汇读书服务社承办。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星河璀璨,圣贤千古,德播乾坤,文以载道,继往开来。10月份,“国学教育进校园”传统文化教育项目正式开课,书院镇五所学校开设了礼仪、经典诵读、书法和武术等课程。
    (四)社员招募等社团建设必不可少。社员招募立足书院,面向浦东。截止2017年底,个人提出申请并正式注册登记的社员已达43名,书院籍或工作、生活在书院人士占75%。诗社大门向诗歌爱好者们永远敞开。
    至于社标和社歌的征集从诗社筹建起就同步进行。社标利用“鸟虫纂”字体的“詩”字,用来赞美诗词古老的韵味。引入国学理念,万事万物应道而生,万物负阴而抱阳。诗字左右连笔,两点变为圆,象征诗词文化取乎自然又回馈自然。同时,黄色的圆点代表着书院那几棵百年银杏。整体LOGO寓意诗社旨在传承优秀文化,继往开来,团结各届人士、以书院文化为发端,打造在浦江两岸乃至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诗性文化教育平台。
    “东海澹兮水苍茫,龙盘港城兮兴吾邦,岁登书院兮实廪仓,诗颂礼乐兮安故乡。”由上海市浦东新区致君诵读汇读书服务社理事长殷雷先生创作、何洋先生作曲的《书院礼赞》,歌词言简意赅,旋律宽广抒情,业已成为书院诗社初期的社歌。
    三、文化滋养着心灵
    文化滋养心灵。通过建设诗歌教育阵地、搭建诗歌传播平台,开展诗歌文化活动,让诗歌进一步贴近群众,以明媚的诗意照亮更多人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与诗歌结缘,以诗歌为伴,享受好诗带给我们心灵的欢悦和富足;持续提高“浦东·书院”的文化软实力,为美丽乡村建设厚植人文底蕴。
    ■诗歌征集,佳作连篇。征文活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人与佳作。作者有诗社社员,也有社区居民;有机关干部,也有普通百姓;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黄毛儿童;有土生土长的书院人,也有工作、生活在此的新书院人。作品有诗歌,也有散文;有长诗,也有短诗;有古体格律诗,也有现代自由诗;有的在浦江“玫瑰之约”情诗征集中获奖,有的在市民诗歌节包括田园赛诗会榜上有名……书院诗社首部诗集《田园之歌(暂名)》呼之欲出。
    ■微信平台,声名鹊起。开辟未满周年的诗社公众号,粉丝与日俱增。在“书院味道”栏目推送的《记忆深处的那碗“百年”灶头面》阅读量高达31824之众、点赞573之多。荣获市民诗歌节“浦东书院田园诗会”一等奖的作品《黑龙江的女子来到上海书院镇》,通过诗社自媒体不仅发表了作品,还请名家朗诵演绎。让“书院”的名字连同诗社一起飞过崇山峻岭走遍大江南北,声名远播。上海作协会员、书院诗社社员陈连官“水韵书院”采风活动撰写的《对浦东一条古河道的追寻》,当月网络点击率排名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姐董卿。
    ■朗诵培训,初见成效。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专业主持人和华师大传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讲师的精心辅导下,首个朗诵基础班旗开得胜,学员在众多场合崭露头角:第31届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海诗社联盟“金色秋华·新诗雅集”诗歌诵读分享会、浦江玫瑰园情诗朗诵会等等,都有他们的身影;书院成校优秀毕业生张杰携手上海白玉兰交响乐团举办新年音乐会,张晓黎登台朗诵观众中爆发出阵阵掌声,人们惊叹书院能出朗诵家;浦东新区语委举办的“内心城市”最美声音朗读比赛更是获奖大满贯,囊括一二三等7个奖项,书院镇语委办捧回“优秀组织奖”,名至实归。
    ■田园诗歌,留住乡愁。诗社的成立和田园诗会品牌的营造,无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牢记乡愁、拥抱自然的“绿色”理念(习总五大理念之一)的回归、对社区居民“诗意生活”及其品质的提升,发挥社区教育独特的魅力和应有的作用。有作为才有地位,《田园诗歌创作,唤醒乡愁文化》列入浦东宣传文化发展项目,得到政府的基金资助。
    ■国学经典,润泽心灵。由书院诗社倡导、致君诵读汇实施的国学进校园活动,通过“读国文,习国艺”,让经典照亮了人生,诗歌润泽了心灵。新港中学《诗经•蒹葭》诵读与中华传统文化表演,受到了芬兰、新西兰客人的赞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正在助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文化自信得到增强。
    ■诗歌盛典,再捧奖杯。2016年市民诗歌节“诗歌盛典”上,书院社区学校被授予“市民诗歌之家”的铜牌;2017年市民诗歌节闭幕式上,书院镇再次登台领奖——由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等颁发的市民诗歌节“优秀组织奖”,这是对书院诗社一年来诗歌活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新年组织更好的市民诗歌活动的鞭策。书院诗社也被吸纳为上海诗社联盟首批理事单位。
    四、诗社的几点启示
    书中写精彩,院里飘墨香。作为刚刚获得“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称号的书院镇,诗社是社区教育学习型团队建设的新生力量,一年的实践与探索实现了跨界融合,在融合中显现其生机与活力,也给人以启迪。“设计、给力、平台”成为诗社创立的三个关键词。
    “设计”,顶层设计至关重要。这是为何要办社、办成怎样社的大前提。在上海,民间诗社何其多,如何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在书院,引进了“高大上”的叶辛文学馆、复旦国学堂等,本土诗社能否再亮出一张“文化名片”?顶层设计必须志存高远,又很接地气!
    “给力”,借力造力形成合力。这是诗社先创立、后壮大的重要保障。书院诗社的创立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文化大繁荣,尊师重教优良传统与“文化书院”倾力打造;临港迎宾驿站,滨海绿色田园,乡村振兴计划与最美村庄建设;诗社生日明星大腕云集。创立需要借力,发展更需造力(自身造血功能),形成合力才最给力。
    “平台”,学习与展示的平台。这是诗社开展活动、展示成果的重要载体。诗歌沙龙、朗诵培训、诗人采风、外出参观,草根诗社的联姻、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搭建学习平台;征文评比、诗歌朗诵,线上线下并举、动态静态结合营造展示平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新年伊始,书院诗社将组织更多的活动,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参加诗歌活动。
    中国作协副主席、诗社总顾问叶辛老师在成立仪式上给书院诗社寄语——

    “吟唱书院人家,歌咏浦东大地。”

 

 

    (作者:季玉兰系书院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蔡国荣系书院成校校长、书院诗社社长)

2018/2/26 9:38
应用扩展 工具箱




 [无发表权] 请登录或者注册


可以查看帖子.
不可发帖.
不可回复.
不可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可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可发起投票调查.
不可在投票调查中投票.
不可上传附件.
不可不经审核直接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