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协会 :: 工作简报
日期: 2014年10月24日 阅读: 284
浦东成协工作简报2014年第4期

 

浦东成协工作简报

2014年第4期)

上海市浦东新区成人教育协会秘书处编         20141020


 

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创新突破

洋泾街道社区学校大力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

 

洋泾街道社区学校在办学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主动作为,从20096月起,围绕新时期社区教育的新变化新需求,着力构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创出了让人信服的特色品牌。

一、在问题中突破

洋泾社区现有常住居民16.9万人,虽然洋泾社区学校每年开设了七大类60多门课程,110多个班级,有近7000人次在校学习,但受教学空间和师资力量的局限,仍满足不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洋泾街道和社区学校领导敏锐地意识到,面向新时期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着力进行数字化学习的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

为了突破办学地域和时空上的瓶颈,洋泾街道社区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2010年街道建成了“洋泾学习港”网络平台。经过几年来不断地完善和拓展功能,“学习港”对内实现了学员注册、课程信息、教务、学分等内容的标准化管理。目前,“洋泾学习港”共发布更新信息6500多条,实名制注册学员8500余人。并有4000多名学员获上海市学分银行学分,总计达3万学分。管理系统为社区教育的人群状况、内容课程设定、学员需求趋向等方面提供数据汇总分析功能,为科学、合理的设计配置教学资源,满足居民学习需求提供了有效、科学的参考依据。“学习港”同时也逐渐将社区各类培训管理纳入其中,如街道干部培训、外来人员就业培训、社区家长学校等各类培训,均采用管理系统进行课程设置、选课查询、网上注册、刷卡上课、学分累计等标准化的管理,成为服务社区管理建设的重要载体。

2013年,洋泾街道在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的支持下,又先后投入四百余万元,完成建设社区学校“数字化校园”、“智能化社区图书馆”、38个居委学习站点“移动教室”等硬件设施。同时,制定了完善的责任制度、工作细则,编印了《洋泾学习港操作手册》,指导居民学习。还加强对社区学校班主任老师、志愿者老师以及38个居民区文教干部的培训,各类教师不仅做到将多媒体手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还能够在网上学习圈和学员互动解疑;居委文教干部成为数字化学习的推进员,发挥了宣传、动员、组织居民数字化学习的作用。

二、在突破中创新    

洋泾社区学校在社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中攻坚克难,自觉把创新贯穿于办学的各个环节。一是坚持以实验项目为抓手,通过实验项目解决难题、突破瓶颈,为创新办学打好良好基础。洋泾街道社区学校近几年来,坚持开展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进行“网络资源与社区教育整合”的研究已有多年,学校主持的《洋泾学习港的拓展与应用研究》实验项目获2011-2012上海市优秀实验项目,今年又被中国成教协会立项为社区教育“十二五”研究课题。发挥社区学校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为民的实事项目,加以重点建设,为学校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铺好路,架好桥。二是着力资源整合,在实验项目的基础上,探索建立 “数字化学习1+2运行模式”,即以“洋泾学习港”为主体,社区学校“数字化校园”和居委学习站点“移动教室”为支撑,通过环境和资源的建设,实现学习手段、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和学习激励等方面数字化技术的整合,从而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切实提高居民学习能力,促进社区教育与时俱进地跨越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辖区教育科研单位的在数字化学习中 “智库”作用。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全面管理、统筹协调,每年开展项目化合作,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衔接。如充分发掘建平中学、进才北校、医药学校、六师附小等学校资源,开办各类信息技术类课程,共享网络学习课程,使之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支撑,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三是着力服务支持,激发居民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数字化学习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解决社区成员“学什么”和“怎样学”等问题的学习体系。在应用中不断丰富学习港的内容,通过网络课程、网络展示、信息共享、在线交流系统等手段,引导居民利用数字化学习方式,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中;加强学习指导,社区学校每周二开设“乐学网吧”(学员),每周三开设“园丁网吧”(教师),培训和提高学员及教师的数字化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型组织以点带面促进参与,在“洋泾学习港”围绕着数字化学习形成了一批网络学习团队,如洋泾浜诗文社、音画学习、太极拳、朗诵、数码摄影等,目前社区已有61个学习团队被评为“上海市老年人学习团队”,有五个优秀团队工作坊被评为浦东新区“达人工作坊”。

三、在创新中发展

洋泾街道社区学校在创新中着力打造数字化学习的大本营,以促进社区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其一:营造数字化学习教学环境,学校已建成书画(工艺)、钢琴(视频)、舞蹈(形体)、计算机、录播(音乐)等8个专用教室,实现学校数字化录播教学功能,为全校教师和学员营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学习与实践环境,使学校与社会、学习站点、家庭更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综合的教育环境,教学资源有效的共享、交流和传播,提升了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其二:贯通教学应用的全过程,实现“班班通、一卡通、可视通、查询通”等功能,从环境、资源到应用、教学、管理、查询的全部实现数字化,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务过程的规范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化。其三:形成课程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数字教学空间。通过组织开展网上学习节、网上达人秀、道德小讲堂、环保知识竞赛等数字学习活动,数字化学习已成为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有效方式,成为社区教育的第二课堂。目前,社区已形成了班有“网上学习圈”、教有“远程课堂”、学有“乐学网吧”、评有“学习论坛”、展有“网上学习节”、看有“微课、微信、微视频”等,这些种类多样的数字化学习方式与课堂学习方式,为形成居民良好互动和学习补充奠定了厚实基础。在“洋泾学习港”学习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至今,学校共开发了10多门数字课件,推荐了30多门优秀课程。并运用QQ的“视频会话”功能,尝试开设了“PPT制作”、“音画制作”等远程课堂,形成60多个网上学习圈。截止目前,“洋泾学习港”浏览量已达310万人次,日浏览量达2000人次,较上年度增长50%。现在学校初步实现了一个总校、6个分校和38个教学点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为社区居民开展数字化学习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高效、满足个性化需要的课程及教学资源,深受居民及学员的欢迎。

洋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重视社区教育主阵地建设,促进了洋泾社区学校的内涵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社区学校观摩点 ”、“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学校”和“上海市标准化社区学校”。近年来,在成功创建首轮“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和“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后,2012年和2013年,又先后获得“上海市学习型社区”、“全国学习型社区创建示范街道”殊荣。

 

 

 

 

<< 11 浦东成协工作简报2014年第5期 >>